|
<P><FONT color=#000000> 声明一小下:如果文中有得罪鼠迷之处,还请见谅,因为绝对不是故意的,更没有要贬损小白的意思。谢谢理解。</FONT></P>6 t' N% L3 O& E0 p- F' s8 |
<P><FONT color=#000000> 小猫太忧郁,大猫太寂寞——而我所说的展昭,是焦恩俊扮演的展昭。
& ]6 C d. w- g M, S 我看了《七侠五义》原书里的展昭,然而我摇头,这不是我知道的展昭。这个展昭是南侠,是清代公案小说里文人心中的侠客,最终依附——或说得好听点,就叫做投靠吧——于官府的所谓“侠”。这原本无可厚非,因为这是清代文人眼中的侠客。但他不是我所知道的展昭,不是我喜爱或者说,倾慕思念着的那个展昭。
% l. ]; C' D9 ` 我多年之前也看过几个别的版本的展昭,比如说,何家劲版的,吕良伟版的,黄日华版的……每个版本的展昭,都有他自己的优点与长处,或英武,或矫健,或忠厚,或豪侠……我知道喜欢他们的人颇不在少数。然而我仍然摇头,这不是我喜欢的展昭。他们依然是江湖的侠客,或者是皇帝御封的侍卫,或者是包大人办案时得力的助手,他们能够在某种程度上再现《七侠五义》原著里的展昭,并对他有所生发和拓展。他们很成功,但他们却不是打动我的那个展昭,不是我喜爱或者说,倾慕思念着的那个展昭。
. ]$ e! ~) H# m/ W7 X 每个人眼里心里,都有一个不同的展昭。这是因观者性格而产生差异,与由谁扮演关系反而不大。比如说,同是何家劲演的展昭,我相信不同的人也会爱着他性格中不同的侧面,至于焦恩俊版的展昭,其个性中所展示的多面性,就更无需多说。: X! t4 `' D. ?" Z x0 _4 j
我看各版展昭(除原著外),始终是穿插着看的,印象也断断续续,模模糊糊,随看随忘了。展昭终于走进我的心里,是在看了《七侠五义》的《捆龙索》单元之后。平静淡然的微笑,漠视于生死的冷静,与白玉堂斗口时候的顽皮,所有这些,构成一个鲜明而丰满的展昭,一个与原著里的南侠非常不同的展昭。这差异,是性格的差异。而尤让人惊叹和震惊的,是他起始于隐忍而终变成暴发的态度。——这是一个温和、儒雅、内敛、但又是无比热烈的展昭,个性鲜活,血肉丰满。正是这个展昭,触动了我敏感而脆弱的心灵,使我彻底为他沉沦。* g; C& o+ e2 O9 e/ c+ V
展昭终于成为我内心深处的一个伤口,起始自《太师还朝》这个单元。我想这个单元对于每一个焦猫迷来说,都是不容忽视的。如果说,在《真命》和《捆龙》单元里展昭的情感还不够明显,他关于个人情感世界的奇异性格特征还没有完全显现,那么在这里,谁也会毫无疑问地感受到他对阿敏的深情和对爱情深入骨髓的感受。
+ @2 K- F- N& G3 m* l) X6 P 当含晴要求展昭不要再在她面前提起阿敏的时候,展昭说:难,不容易。我已感到痛彻心肺;当含晴听了展昭安慰式的谎话欣然离去之后,展昭自语说:不像才怪。我已是泪流满面。. T# d7 ?- t4 y9 R6 W1 u7 R/ ^
他双眉紧锁时我固然痛心,却未必感受如此深刻;是这样的一个展昭,我才真正意识到展昭内心深处的忧郁与寂寞,并且意识到正是这忧郁与寂寞,令我时时为他而痛苦。& \" V: B4 i9 g8 N
我说展昭是忧郁和寂寞的,颇有人不信。但我不予置辩。原著里的展昭称不上寂寞,更别说忧郁了;别的版本的展昭似乎也并不见得寂寞,当然也很难说得上忧郁。我只从焦版展昭的眼里看到忧郁,背影中看到寂寞。并任由这寂寞和忧郁像扩散的水波般泛滥开去,将我淹没。午夜梦回时分,片断的回忆里,我从展昭紧锁的双眉中看到忧郁和寂寞;从他紧抿的唇角中看到忧郁和寂寞;也从他淡淡的微笑中看到忧郁和寂寞、脉脉柔情中看到忧郁和寂寞、压抑和隐忍中看到忧郁和寂寞,甚至是光华四射的剑锋之中看到忧郁和寂寞……而尤其是,那双欲语无言、欲哭无泪的眼睛里看到忧郁和寂寞。
; @: m( Y0 v* ^# ] 焦恩俊说:我把展昭演得很忧郁。& ^4 c, \" Z9 A) m+ t/ w/ a2 `9 q
我想这指的是《七侠五义》里的小猫而言的。1 z% o2 g4 w6 n
我说:展昭的内心世界其实是无人理解。
* {6 }- C5 ^9 U$ Z) R6 ~7 _% d7 w$ l 这是在《从<怒铡公孙>看大猫》那篇文章里我说过的话。1 N, r+ S2 J# \% ^$ E) D$ k
所以我说,小猫太忧郁,大猫太寂寞。但这还只是从焦恩俊扮演展昭的两部电视剧所给人的总体印象中而言。事实上,我始终认为小猫和大猫是一体的,是不可分割的同一个人,不用说,小猫是忧郁然而又寂寞,大猫是寂寞而隐藏了自己的忧郁的。
4 n- K( h, r3 V8 K2 w4 a! P# I7 C- W 展昭不是不善于表达自己的情感,而是,更多时候他在压抑自己的情感。我不知道焦版展昭按照他自己的性格逻辑,在进入开封府之前会是怎样的一个人。但据我的猜想,他应该是不惮于表达自己的感情的。也许会比较委婉,但绝不含糊。比如说他对水寄萍,他就曾坦然表示要接纳她,爱护她一生——因为这时他没有必须隐藏自己情感的必要,同时,他是以一个少年知己的身份,甚至依然是那个江湖中的展昭的情怀来对待她的;并且,他也需要要向她表明自己的意愿,而补偿自己对她的亏负,偿赎自己对她的内疚。(这一点,后边还要再提及。)$ t' ]) s* t+ m+ |/ p Z! h- ~; V$ [
而自从入公门以来,他就变了。他变得更加沉默,内敛,隐忍——这正是造成他变得寂寞的根本原因。他的一颗心被无情地剖成了两半,一个豁达大度的侠客,因生存在江湖与官府之间,而变得不能不隐忍、压抑;甚至是,悲凉。包大人需要他,他离不开这个令他充满了无奈感与无力感的狭小空间。但展昭并不后悔,因为对他来说,江湖上可以少一个侠客,但开封府不能没有包大人,包大人身边不能没有展昭。事实上就是这样简单,却简单得艰难。于是,他做事变得顾忌,有些话变得无法说明。遇到白玉堂,这个凭一已之意气,而将他更加置于两难境地的江湖热血男儿,展昭是可气、可笑、无奈而又苦闷的。所以在《捆龙索》这个故事里,他忍不住反击,并且给以白眼、嘲笑、捉弄甚至于小小的暗算,算是聊且快意。是被白玉堂的率真而唤起童心的复苏?还是压抑太甚之下极限的反弹?而最令人无可奈何的,偏偏是他们喜欢上了同一个女人。- d# x, j$ h7 n# X) P! C
白玉堂对待阿敏态度上的大胆和直接,无疑更加刺激了展昭的压抑和忍耐。偏偏对展昭来说,阿敏的身份又是如此特别。她是他的责任,而不能是爱的对象。我不由想起了李连杰的电影《中南海保镖》。许正阳说:工作就是工作,不能有私人感情。为什么?因为私人感情会影响一个人的判断力,行动力。许正阳恰恰因为动了私人感情而几乎造成无可挽回的大错,幸而,最顽强的敌人首先要杀的是他,不是他保护的人,使他虽几乎付出生命的代价,却终能完成这份爱情与责任的统一。在《真命天子》阿敏探望展昭的那一节,展昭说他已经不像从前那么冷静。他没有说背后的原因。但这原因却是不言而喻。即使不是阿敏的叮嘱,他也不能不告戒自己,这段感情动不得,更不可以说明。展昭的心情,阿敏是懂得的。但这层薄薄的窗纸却谁也不能、不忍、也不敢捅破。但,白玉堂则无所顾忌。
8 ?7 `8 ~; D" c( Y5 M) j 白玉堂不但直陈自己的情感,且一再质询阿敏对展昭的感情,一再对展昭表示了自己的不满。他嘲笑展昭的感情,也愤慨于展昭的表达方式(主要见于《捆龙索》),只因为,他不懂。他无法理解展昭对于感情的压抑,更无法理解展昭所承受的痛苦——两种不同境遇又不同性格的人,必然会产生种种的误解与隔膜。而展昭自己,却不可能加以说明。+ l5 B" x2 v+ K/ _$ T4 e
郑智化歌词中唱道:我只是不爱说话,并不是故做潇洒……你不要说我是个无情的人,说我不曾真正爱过……也许就是爱这么简单的一个字,却是我一生一世不能抛开的包袱……把爱挂在嘴边的人如何体会,我所谓的爱!9 ^# b( b9 q! n: h! r7 w
这是心灵的独白,这段话,足以为展昭的感情做个注解。9 ~) l( f- A: Q) R% y
真正的悲剧,正在阿敏不得不死。无论是对于观众来讲,还是对于编剧来讲,阿敏都必须死。——这原因已经有人做过非常精僻的分析,在此无需多说。白玉堂的愿望是陪着阿敏浪迹天涯,可以不回陷空岛,天南海北,任意所之。遗憾的是,阿敏并没有接受他。而对于展昭来说,太子的平安与阿敏的幸福才是自己所要的一切。阿敏并不一定要嫁给他才能令他满足。这是爱的觉悟,爱的极至。他固不惜为阿敏而死,但,他的生命却远比这要有更深远的意义和更大的价值。为爱而牺牲已经很难,但更艰难的是,展昭的生命却已非自己所有,甚至不能够任意为所爱而牺牲。他也渴望着如《中南海保镖》里许正阳那样的结局,实现爱情与责任的统一。小白质问展昭:你是想说你对阿敏有深情致爱?我想展昭在回答他那句“唯有深情至爱……”背后,还隐藏着一句:你不懂。2 d; a$ z, W8 Z# k" r2 C
到这时候,我想阿敏也未必全懂。包大人、公孙先生和开封府里的那一群哥们儿,也许根本还想不到这么悠远。悠悠天地间,知己为谁?这是深遂的痛,无可言喻的寂寞。8 k0 E) d5 B* |, K
我有时候想,包大人其实从某种程度上来讲,很残忍,也很自私。他为自己的理想做出牺牲之余,拉扯上了展昭,使展昭也在为他的理想而做出牺牲。但包大人原是无可厚非的——他的理想的实现,的确离不开展昭;天下的老百姓,需要展昭。当然,展昭并没有怨言。包大人是他在这浊世上看到的唯一一片晴空,一点理想。所以他说,你可以不信任我,但不可以不信任包大人。所以他将自己的一切都牺牲掉了。甚至,被理解的权利……当然,展昭的人生并不因此而蒙上悲哀和灰涩的阴影,因为他是甘于奉献与牺牲的,并且以此快意——因为这奉献与牺牲,实现了他人生最高价值。对他来说,武力并不可以解决一切,江湖上的快意恩仇,也未必是解决问题的最佳办法。他在尽自己最大的努力,来平衡江湖正义与国家法理这个精微的天平。也所以,在《怒犯天条》这个单元里,他为了卢方,做了最大限度的让步,并且承担了五鼠根本不可想象的风险和责任。
" b+ I, |& X# H$ m; x) ~+ K: k 包大人讲究的是情与法的兼容,即所谓:法理不外乎人情。所以能够在尽量不冲犯国家法律的情况下,照顾苦主和犯人们,只要申张正义就好;但展昭在这一点上,往往还多了一层顾虑。包大人可以不惜冲犯皇上,最多他牺牲的是他自己,但展昭,却不能牺牲了包大人。更不必说,他出身自江湖,知道江湖人另有一套做事的法则,在江湖法则与国家的律法之间,有着不可逾越的鸿沟和很大程度的冲突。他必须平衡和最大限度的平息这种冲突。极可能,他所做的一切,会同时在两边招忌,得到误解。在《捆龙索》这个故事里,江宁婆婆对展昭的夸奖,我想是对他最大的安慰,所以展昭定然从心底里感激江宁婆婆,也只有在这种时候,他才会短暂的感受到心灵的解放和宽慰。整个一部七五剧里,江宁婆婆才是展昭的知己。——但是,这种知己之谈,有多少发自心底的真诚?会不会掺杂了一些江宁婆婆对白玉堂小小教训一下的私心?好在,我们无需计较这些,展昭也不计较。就算连一个这样的知己也没有,展昭依然是义无反顾。真正令他痛苦的,依然是感情问题。
) p S M$ s3 D5 r8 s2 K0 F( K+ {2 ]( H' K 无情不似多情苦。展昭无疑是用情很深的。小白用情也很深,他可以在阿敏已经死去许久之后还痛苦到要自杀。但他率性而又冲动,很少多方考虑。也所以,他会再爱苏红——有人说,这是因为编剧忽略阿敏才造成的。当然也可以这样说,但即使不忽略,我想同样不成问题,他爱苏红,却不代表已经忘记阿敏;他深爱着阿敏,却未必不可以再爱苏红。对他来说,逝去的就是逝去了,想起来也许很痛,痛不欲生,但当苏红出现的时候,他并不会因为还想着阿敏就否认自己对苏红的爱。展昭却与此相反。我始终不认为展昭会对小仙女有什么爱情可言。如果说小仙女对展昭有朦胧的爱慕之心,却因身份而不能坦承,这我相信;展昭对她,则是感激,或许,最多有一点点心动,还远远谈不上爱。对于水妹妹,那是另一种完全不同的情形。编剧的安排,是他们从小青梅竹马,两小无猜。那时候,大概是有着朦胧的初恋意味的,否则,当水寄萍说到想要两个娃娃的时候,展昭不会误会。但,朦胧的初恋,与成熟的爱依然有着很大的区别。所以,展昭会因为某种原因,多年置水寄萍于不顾。当他回乡的时候,面对一个嫁得很悲剧的水妹妹,少年时代纯真的爱,以及对水妹妹在责任上的亏负,会令他承受很大的痛苦。他想要给予水妹妹的,或许不是爱情,而是补偿……也许是因为彼此太熟悉了,也许是因为其实在他内心深处,对于水妹妹已经没有真正的爱情可言,只剩下少年时代朦胧的情愫,还有对青春的回忆。痛苦,是抱歉、内疚。但并没有所谓失恋的况味。如果水妹妹已经嫁给一个非常适合她的人,我想展昭这时候只会欣慰,高兴,并为她庆幸和祝福。而遗憾的却是,现实完全是另一种情形。 Q/ H5 z% Z' P ^4 a
水妹妹是什么心情?多年以后的物是人非,感慨万千。但她宽容了。她对展昭是不是还有爱,或者,其实爱得还很深?这一点我不敢肯定。但她最后选择了离开,甚至没等眼睛治好就离开了。这是七五故事的最后一部,没有说,展昭去找她了,或者没有去找。水妹妹这样做,在她自己也许觉得是宽容的,实则,对展昭还是很残忍。“无怨的恕,说谎罢了,我的心只有这样沉重着了……”(此语见鲁迅《风筝》一文)最后留给展昭的是什么?是一辈子的愧疚与自责,永远不能得到真正的宽恕与谅解。(关于《梦回青楼》,我没有看过,但据大家所说来看,我觉得仍然不出上面所说的定式,他在处理爱情上面,总是被其它事情所困扰,而受伤害之后,也很难复原。)
3 C& W- R- C: X0 k6 t% V 展昭是属于包大人的,也是属于苦难百姓的。但这是展昭给自己制定的。深爱他的女人则不该如此界定。他需要爱,需要关怀与理解。是为了电视剧外广大的猫迷们?亦或仅仅为了增加电视剧的余韵、可看性?又或者,其实是展昭的个性,早已经注定了他在爱情方面必然是个失败者?爱就是爱,没有任何道理,不可以掺杂任何其它的因素。然而展昭在每次涉及爱情的时候,却总是避免不掉其它因素的干扰和顾虑。包括面对非常可爱的含晴。含晴只是阿敏的影子。展昭到什么时候也不可能真正爱上她本人,即使,他可以很欣赏她,但他依然只是透过她爱着那个久已逝去的梦。“不像才怪……”然而依然永远只是相像而已。含晴不会变成阿敏,而那么自傲、自强、自立的含晴,也不可能甘心做为阿敏的影子留在他的身边,她只会选择一心一意真正只爱她的人。否则,对她不会平,对阿敏不公平,对展昭同样不公平。
; ?' Y/ Y1 N6 v 往事如烟,他已再也找不到真爱,与展昭擦肩而过的女人们,或有意或无意地无视于展昭内心世界情感天平的失衡。顾虑太多,他也无从获得真正的了解与理解。关于展昭不能被理解这一点,在《从<怒铡公孙>看大猫》里,我已经说得很明白了,包大人是无法理解半个江湖侠客的展昭的,公孙先生当然也不能——王马张赵四校卫同样不能。至于五义弟兄,他们又有哪一个,能够明白如今身在公门,只能开口“官府”、闭口“法理”,而无法正视自己内心深处“侠义”豪情的御猫?
0 c! E; N0 ~% Y) [ s$ l “安能摧眉折腰侍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小猫在官场上很差劲,“只知公理,不识时务”,这是当时的小猫非常真实的写照。堂堂侠客,谦虚的态度并不能减损他骨子里的骄傲。这骄傲,是侠的骄傲,是年轻人的骄傲,是展昭的骄傲。为了包大人也好,为了正义也好,为了受苦难的百姓也好,展昭在忍,委屈求全。屈辱和挫折感是别人无法领会的。随着时间的推移,他变得更大度,更沉深,也更豁达了。虽然依然无法离开官场,依然不得不“摧眉折腰事权贵”,他却开始安然、坦然。官场上的一切,已逐渐变得麻木,变成一种形式而已。已经没有了屈辱和挫折感。这是他更加成熟和自信的表现,也是他把自己的内心世界隐藏得更深的表现。大味至淡,大音稀声。当他表现得更加平静之时,焉知内心深处不是寂寞得更深呢?“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当身外的喧嚣与热闹都逐渐不再能牵动他内心的感受之后,平静下来的内心中,也许竟没有什么,比自己的影子来得更亲切,更实在。包大人、公孙先生、四校卫、甚至也包括小猫故事里的五义、大猫故事里边的包婉……都不免变得熟悉而又陌生,亲切却又疏离,重要但并非知己……
) ^) [ P$ v6 @0 B* [- ~ “谋官谋隐两无成”,是文人最悲惨的境界,那么,“侠义公理两肩擎”,未偿不是展昭最无奈、最寂寞的处境。不被理解,也已经不再寻求理解;没有爱情,也逐渐开始遗忘爱情的展昭,是忧郁而且寂寞的。展昭安于自己的忧郁与寂寞,无怨无悔;人生过得即平淡却又多彩,无私无愧!正是应了那句话:痛,并快乐着。却让观者心痛和不忍。
& t) V; Y8 v2 \ 想起焦猫猫,不论小是猫也好,大猫也罢,我时常眼前浮现这样一幅场景:
7 r( `% Q5 }2 x0 y 包大人、公孙先生与四校卫,在肃静、回避牌的引导之下,锣鼓声的烘托之中,庄严肃穆的远去。展昭一人独骑,湮留于大队人马之后。冷冷清清的街道,枯叶如蝶般飞旋,行人已渐渐散去,黄昏的斜阳,照着他鲜红的官服,如血、如霞,如金子般闪光。展昭横剑立马,襟飘带舞,剑穗轻摇,双眸望向遥远无涯的天际,目光忧郁、深遂、辽远而宁静,定格成一幅完美的图画……忧郁而寂寞的展昭,永远发着灿烂耀目的光辉,吸引着无数人为他痴迷。</FONT></P>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