演员介绍 ~: \" ?' A6 e, @
开封七子
! z5 V' B/ K) w包拯——张复建
) n1 c4 ^! B7 }' D" } ?& a K( Y% ~93年的《包青天》仍有余温之际,众人都在问张复健接演包拯一角是否有压力,会不会处于金超群的阴影之下。当时张复健曾淡然说道:“这部剧的主角并非包青天。”的确,石玉昆的《七侠五义》本就以龙,虎,猫,鼠之间的相争而引出五义,由五义进而七侠。七五剧亦是偏重于快意江湖的恩怨相争,与堂堂大审的《包青天》相比,多了份侠骨柔情。斯以为,剧中的包拯实是一个超级大龙套,观此剧时并未将重心放于包拯的身上。(PS,看包青天时,我仍觉得包拯是个龙套而已,汗。)故而也从未比较过张与金两版包拯谁演得更好,只是在看每个剧时,就相信他即是包拯。1 D* @" C$ y, b* I% I
张复健,出身台湾戏曲学院(原“复兴剧校”)第一届“复”字辈,有着扎实的腿攻和身段。后来进入影视圈,是华视的开台元老。两次问鼎金钟奖影帝——1988年与冯宝宝合作的《西施》中以夫差一角获得最佳男演员奖;1993年时装怀旧剧《意难忘》中以一名退伍老兵再掌帝位。电视作品有:《土地公传奇》、《施公奇案》、《杨贵妃》、《关公》、《七侠五义》、《凤子龙孙》、《冰点》、《铁剑兰花鹰》、《烟雨江南》、《江南游龙》、《西施》、《不了情》、《意难忘》、《刘伯温传奇》等。
" @: W/ o* O+ }& p7 c- e* g! P
! y3 h# D" A; _$ U公孙策——邓安宁
' {! w: W# Z5 d- {2 @, @: }1 k! T心中仍然会喜欢范鸿轩的公孙先生,因为在包剧中的公孙策远比此版生动丰富得多。此剧中的公孙先生不仅戏份偏少,而且凡事皆靠卜卦算命为依,实在难显其胸中丘壑,失色不少。但从扮相上说,邓版公孙并不逊色于范先生,由其是捆龙索中他与季高的一番策论,风度翩翩,敦敦儒雅。' l$ X$ l5 c, v
邓安宁,毕业于复兴美工,30岁之前他还是位室内设计师,年轻时曾有过抱着吉他疯狂十年的摇滚时代。偶然的机会投考“兰陵剧坊”,由此进入演艺圈。他曾经是位优秀的喜剧谐星,曾参演过《萤火》,《国王的新衣》,《西游记》,《连环炮》等剧。又是一次偶然的机会,他出演的单元剧导演跑了,于是制作人让曾有剧场执导经验的邓安宁代班。自此一发不可收拾,如今邓安宁导演的影剧几乎年年入围金钟奖,本人更三次提名最佳导演执导作品有《一夜不成眠》、《星座女人系列之射手座》、《天使情人》、《蓝星》等。
$ V! u# o0 t, p' H2 \ ' A1 B7 f8 g9 F9 h- g" I( v
展昭——焦恩俊9 t# H6 N( V/ n& u& q0 A3 H* w3 c
在他之前,我对展昭的印象一直是个威武壮汉,即使原著中形容展昭“气宇轩昂,令人可爱”,即使何家劲的浓眉大眼挺拔出了南侠的一身英气。在他之后,我才体会何为长身玉立,春风一笑。为了这份俊雅,我忽略了他生涩的演技,一醉十年。
( m2 N L% k4 S* p+ o( ^) ~0 `从演员训练班到临时演员;从《八二三炮战》的试角失败到《国父传》中名不见经传的小人物;从《莫道无情》中的三线演员到《小李飞刀》的李寻欢;从只会爱来爱去的奶油小生到戏如人生的当红明星;焦恩俊一路走来,酸甜参半,当年生涩稚嫩的表演已经锤炼到不愠不火,收放自如的境界。他或许不会大红大紫,却在眉宇间渐增那信手拈来的自信与笑容。( K0 I& _2 k0 _; X2 \- O! }- j
. V9 Y! v9 p; k7 k, V四大门柱:
- X4 y G) ? z5 Z g; W每每想起这四位,不禁可惜,可叹。当包大人第一次语调铿锵的喊道“王朝!马汉!张龙!赵虎!”时,我本期待有何义举,哪里知道随之而来的却是令人晕倒的二个字——“备轿!”,真真让我欲哭无泪…… 在剧中这四个人的正面图实在难找之极,更是花了无数心思方分清了这四个人,在此跪谢中邪后的展昭~~~~~~,要不是他一个一个的杀,公孙先生一个一个的喊出人名,我真不知道什么时候才能分清这四位门将!
( Y/ q! W- G/ x& u& C3 Q5 y' Y4 t
王朝——曹华兴" j J, |$ f( Q; C. T
毕业于华视歌唱训练班,从基础龙套人物做起,目前也算是台视前线小生。多以反派人物出现在剧集中。曾出演《法中情》,《台湾变色龙》,《恶女列传》,《台北失乐园》,《戏说台湾》,《台湾风云》,《蓝色蜘蛛网》,《人间走马灯》,《玫瑰瞳铃眼》等剧。目前担任帝洛巴国际文艺有限公司副总经理职务。9 M; l/ r( U9 N5 Y: v' j
其他三人资料无(甚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