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P> 有點久沒寫......略忘點了。(A:意思就是不好莫怪啦)</P>
/ o' h Z G; z5 f- N' y/ Z<P>===========================</P>
9 }7 X" [" @5 W8 O& w
" e, F, E6 n- h( K' A<P> 孝義難兩全﹣﹣也談李雙雙</P>; \ s% |1 Y% G5 O( ]
<P> 成雙,一直是中國吉祥的徵兆。縱觀七五全劇中,只有一人有此美名,然而,卻非幸運兒,而是「福無雙至,禍不單行」的青春。</P>; ]) T( g/ ^" A, m4 n
<P>
7 C, U& }/ ]9 }4 \" d9 [ 就是李雙雙。/ d+ `# R6 D$ s4 t' n/ e
</P>8 E5 H, Y* u. Z( @# q: y1 o
<P> 在「顧阿桃」篇裡已經提及,七五劇裡的女子多奇才異貌,或文成武德(這用辭似乎……)而李雙雙卻和其母一樣,只是個平凡的鄉下女兒。非常平凡。我們可以想像,在她前半期的人生中,應該是沒有什麼大起大落的波濤,只是隨在繼母身邊,一面盡孝規勸父親,一面照養六位同父異母的弟弟。她的人生沒有自己決定造成的發展,可以說,她未來的際遇,都來自於身邊的人的變化。</P>
" D! o N. S1 p9 q% Y6 ?* s( }<P> 一、人際改變﹣﹣運氣?天意?</P>
# g$ ?- g, J- I8 e8 E! m+ \1 s<P> 提到人際變化,像李雙雙這樣,屬於大宋常見的民間女子,不可能有何變異,甚至也接觸不到什麼外人,因此她一生首度遭遇,在於其父李全的好賭好飲。李全這一型的無業遊民,從古到今都很多,也不用析論什麼了,欠了賭債,就用妻兒抵債。李雙雙因此被其父以五十兩銀賣給胡四(這裡要說,她已經很值錢了。紅樓夢裡一些高級丫鬟如襲人等,賣入賈府也不過十幾二十兩,當然專門被買做妾的嫣紅又另當別論),將被販賣。$ `0 y' y' m/ c/ N A3 [
這裡,就出現了一點:6 o- U. o$ D; J" f* t
被割讓為奴而受訓再拍賣的人不在少數,李雙雙之前就有四個歌妓這樣被賣走。在她進來前,也有好些個貧家女子被綁入。她們都沒有得到什麼重視,可李雙雙有。
/ ?5 \* Z1 [8 i</P> W# U3 Z7 t$ f, O
<P> 首先是她的外貌。$ \2 o7 G m* j, a6 w
由劇中設定看,她已是有一定美貌程度的人,而更重要的是,她的容貌大似一支被滅的神女教教主聖姑﹣﹣而一直愛慕聖姑的柳青風正好躬逢拍賣會(其實是為了等待欽差經過),一見到李雙雙大為傾心,一口提出用百兩銀買下。1 L6 \3 C% q9 x7 u+ v- ]; x8 d
</P>
1 y% V% F7 ?: q3 J+ v' L4 U<P> 再來是她的繼母。5 h; _& c% T& Q: }7 G9 I* [
疼惜繼女的顧阿桃一路追趕去人口販售場,她的異行引動恰好路過的白玉堂注意,於是加入競標行列,使李雙雙的標價直逼到千兩(都可以買房子的價),終於,不想傷到雙雙心情,又想要借用小白之劍的柳青風順其自然停止競標。
6 c6 Z; c* [ b5 _</P>
% J, r0 P$ B9 }8 F+ d0 @: g8 e<P> 於是,李雙雙生命裡出現兩個「恩人」。而她一秉純樸心去答謝,也就造成了日後的分化。
2 K% Z2 q2 e/ ]% B/ R9 G' X 之前說過,李家最有可能結識三教九流人物的,就是李全。醉鬼父親仍有天良,想到賣去女兒不忍,又買醉臥倒鎮外橋頭,正巧,是欽差行經之路,因此很[榮幸]地拜謁欽差,同時目睹奉襄陽王之命而來的柳青風等人盡殺官兵,更很巧的成為受託金珠的惟一人選。
& E; T: f; R2 ^) U</P>
g. x$ O! a; O8 [<P> 一切之巧,不能不說是天意吧!而這一切,卻是從李全的好賭好酒而導致的結果﹣﹣好像現今世道有些吸毒下海等串出黑幫內幕被解決或成揹黑鍋份子的青少年一樣,不可不慎。
, Z- K* O0 a# r9 A 再說,如果一般人聽到官命,可能早就將物品送交官府去了,偏偏﹣﹣之前提到,李全「酒醉三分醒」,想到贖女兒要緊,趕去胡四之處,正是心急,失手跌落金珠在正討論欽差失蹤一事的蔣平和白玉堂前,使蔣、白留意到金珠,更留意到「雙雙」是已贖回的人,小白氣胡四的奸詐,蔣平為義弟,跑去盜回金珠﹣﹣說真的,如果蔣平沒去盜珠,後面的事情不會發生,因為他前腳一走,柳青風等人後腳就至。若非蔣平的取珠,李全想找胡四要回金珠時,可能只見到燒毀的莊園屍體,頂多空嘆來遲,卻不會見到因為找不到金珠而在胡四宅四處搜尋留下的柳青風人馬。. G1 K& L+ r: F I! `3 [
實在是命中註定無可逃啊。</P>
& ~6 n5 P6 ?# a/ Y<P>2.知識判斷VS情感負擔</P>- Z, V) Y( z6 w; ^$ g2 k3 I
<P> 李雙雙同其繼母一般,沒有教育背景,因此保留著純樸﹣﹣但反方面說,是少價值判斷的知識。
9 |/ h7 X6 H0 P( {5 a" e2 W0 ~ 柳青風本人巧計甚多,嫁禍白玉堂、哄李全獻珠、暗箭陷蔣平,其實也不是什麼少見的手段,但偏偏用個「巧」字計,巧巧地留下一切把柄讓展昭必須奉命「請」人回開封府,讓李全受逼於女兒壓力折磨於金珠之間,令蔣平有口難言跟兄弟翻臉……真是不勝枚舉。平心而論,如果那時多數人可以像顧阿桃那樣,慢慢地觀察,考慮,那麼一切都可以水落石出﹣﹣偏偏當時兩個人物:白玉堂﹣﹣全心相信柳青風是重義氣之人;而李雙雙,一面堅信恩人是正義,同時,又因蔣平有「殺父之仇」而一切都以兩人是正反對照為其點去設想,完全是情感蒙蔽理智狀態。也因此,兩人都受了番苦:小白是中毒而關冰牢,李雙雙是成了梅婆人質。而李雙雙比小白更苦的一步是﹣﹣她又愛上柳青風。</P>
, V% f5 a3 \' r<P> 平心而論,柳青風為了她的聖姑外貌,對她極盡體貼之能事:一開始千金買劍,然後是廟中救人;再來拯救白玉堂;蔣平娶顧阿桃時,又去其父墳前慰問,當李雙雙跟繼母意見不合雨中出奔,他又寧可放下當鋪之行陪她,以單方面的人來看,大概每個處於李雙雙地位的人,都難免會感激不盡而心生好感了。李雙雙一位純樸的鄉下女孩,怎麼能看出他的心思呢?何況,他又的確對李雙雙是真情實意的。</P>
* n' D" |; f2 `+ V1 S3 I<P> 這就造成了她左右兩難。 </P>
8 p7 _& R8 x' n& c; j" G Z2 ~<P>雙雙一生中所經歷的幾個大起大落,都不能順遂的完成心願,換作任何人,心中都不免有被壓抑的苦吧!3 k% v- C1 _4 _8 F+ f
</P>
: w0 D, Z _% A, U2 y. J<P>a.想勸父親以平安為重-父親到底為金珠而死。: s. b( F$ X6 U* y9 _6 n5 ~
b.想讓蔣平受刑-蔣平因對阿桃有恩而得贖。
. f, f& N# ~% C, D: g& Uc.想讓繼母為父守節-理由同上。(順帶加一句,有小白做說客。)
( m3 O$ M& T3 z9 V! q' C) F& S! Md.想要報答小白恩情使其免赴開封-正值父死,不單不能報恩,反對五義其他人生恨。3 K1 r% _* A3 U
e.想謝柳青風恩-金珠反覆來去,抓不住金珠回報,種下日後恨根。
0 n1 v- L4 u; R' w0 |$ z* u, R% df.真相大白時想救五義一俠-孤身女子,沒有任何能力。
6 k0 k. a; _2 Zg.想殺柳青風報真的父仇-心中情節難以動手。3 m/ U1 B& F4 ^/ `& S( y
h.想借他人之手讓柳青風自己死-對其動情難以讓他一死。</P>
! Y# [7 R d, s x7 ]% |<P>..................</P>
2 `6 e0 s2 V: R! y<P> 這些成串的情節雖然互有因果,但實在可以說,雙雙的命運實在是夠不幸。很多時候都晚了一步,很多情況下都剛好擦身而過,錯失某些關鍵點,而那些關鍵點卻都和她的未來息息相關。如果她能抓住那麼一點「時機」,或許能更早的扭轉一切;如果她能有智慧及早提出疑問,則柳青風或小白或許能在彼此參討中早點發現襄陽王的用意而不至內鬨到受人擺佈。</P>
$ f+ N2 c+ K: e0 Y/ W7 Y- y<P> 李雙雙全心全意的想盡孝、想報恩、想助人,但卻因著眾多相環的契機而失去好的時機,而成反效果。這不免感嘆,世間抱著好心卻做錯事的人,究竟,該怎麼才好?是同情,是憐惜,抑或是搖頭嘆息呢?那種「萬般不由人」的命運,是性格或是天註定,就得看個人所思了。至少,李雙雙是已經鑄下她人生的未來。在劇中由於焦點集中在顧阿桃身上,因此我們知道顧阿桃成仁後得蔣平為之立墓,但帶著柳青風遺體的李雙雙,抱著「即使成為聖姑的影子也罷」也想挽回他的矛盾心理的她,又會是怎麼樣的結局?</P>7 Y7 ?. [! y, b3 T# t* q
<P> p.s.若做比喻,李雙雙略有<射鵰英雄傳>裡穆念慈的影子。「錯信,信錯」,是一切的開始及終結了吧!
$ Z# I0 Z, |# l3 K; d+ U+ U </P>0 |- S" K/ R& I L7 I9 @2 A$ s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