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港台两地武侠剧,你更心水哪个?
3 }- O8 @/ a# c9 A; Y' X+ T& o9 ~2 ]9 Z( t9 M( ]6 Q3 I' U2 U9 Z
台湾与香港的武侠剧风格很不同,虽然经典的剧集也有一些(如《七侠五义》《雪山飞狐》《香帅传奇》《施公奇案》《小李飞刀》等等),但一直以来都处于弱势,总体来说无法与港产武侠剧对抗。不过,其实单就台湾武侠剧的制作水准来看,实际并不输给香港,反而比对手要精良。在TVB的港式武侠大行其道的年代,台湾武侠剧的出现往往带来耳目一新的惊艳感觉,但最要命的是常常会败在剧情上面(扼腕!)。台湾不是没有好编剧,也并非制作不用心,其致命伤在于为了刻意拉长剧集(尤其是单元剧),常常加入一些很狗血的剧情和很狗血的角色(尤其是《七侠五义》里面逻辑混乱、脑子瓦塌的阿敏和双双,编剧大人您就算受过女人致命打击,也不要把这笔账算到无辜的观众身上好不好?);还有就是虎头蛇尾、总是搞得晚节不保,虽说开头的几个单元一般都很精彩(尤其是《施公奇案》的第一个单元《烧饼皇帝芝麻官》,剧情一流,放到现在也是),可是一到中后期就不能细看了,最典型的就是让人泪奔的《七侠五义》的后期,神啊鬼啊妖精啊邪魔外道的都出来了,真是惨不忍睹(一提起《包公斗法王》我气就不打一处来,泪奔啊)!
, B0 ]5 |' B, {$ P1 M1 k! e* y7 G; _8 }; l7 d2 D
至于香港,一直以来都是电视界的龙头老大,这一点无法否认,尤其是时装剧,香港剧集的剧情精彩、严谨,节奏感把握得非常好,很抓观众,无线的剧集向来出色,亚视早年的出品也有几部不错的。不过,在这里寡人一定要为台湾武侠剧的编剧同志们鸣一下不平:用脚趾头想想都会知道,港产武侠剧之所以横行这许多年,完全是占尽天时地利,吃本土作家金庸、古龙、黄易、梁羽生诸位大侠的老本;而电视的收视率则一半是靠这些现成的剧情,一半是靠演员的表演和魅力在支撑。尤其是金大侠的小说,天然可以用来拍电视,省了编剧多少力气(这方面最典型的例子就是《雪山飞狐》,大家只要拿台视版——就是孟飞龚慈恩版——和TVB版的略加比较就可高下立见,可见如果有好的故事在手中,台湾武侠剧的水准比香港高的可不是一点点噢!)?而古龙死的太早,版权混乱,他的东东被一帮没责任心的各路小鬼改得乌七八糟(只有更烂没有最烂,大陆武侠剧在这个方面已经做到极致了,大家不妨看看那个雷死人的《三少爷的剑》吧,简直是极品垃圾啊,换成我是古龙,不气得诈尸才怪!不过还好,我们有《泪痕剑》可以一拼,足以告慰古龙先生于九泉之下)。先不说无线投机捡现成,说说亚视吧。亚视向来不敌无线,再加上无线早就买断了金庸小说在香港地区的拍摄权,亚视的资源就更少,所投拍的武侠剧剧情硬伤很多,颇有粗制滥造之嫌,就说亚视吕良伟版的《新包青天》吧,无论是跟华视的《包青天》还是跟《七侠五义》都不能同日而语。8 Q7 u5 u3 I2 k' m: K) J; T! \
) c# V K8 \0 r5 @6 \5 t
接下来就该夸台湾武侠了,先来赞一下为我们贡献了无数精彩台词的台湾编剧大人们。与编剧密切相关的除了剧情之外,还有一个非常重要,就是台词。港产武侠剧的台词有原著可以依傍,还算勉强过关;不过一个很大的问题在于,由于剧情的节奏较快的原因,留给角色的台词往往太过简洁,缺乏韵味,不足以彰显个性和风格,还没说两句就直奔主题,感觉不像是说话,倒像在赶场子。TVB在这方面最为明显。有时候我很同情TVB的演员,因为编剧常常为了剧情好看,不惜剥夺演员的表演空间。尽管无线有很多演员脱颖而出去拍电影,但淘剩下的一些所谓的当家艺人不得不一直出演一些流于脸谱化而没什么深度的角色。台湾武侠剧就非常注重塑造角色本身的个性与深度(此外,风闻台湾的剧集导演一般不给演员说戏,而是让他们自己去琢磨角色的诠释方法,然后导演选择一种他认为最好的,这无疑会留给演员很大的表现空间),典型的有《七侠五义》的展昭、白玉堂,《施公奇案》里的康熙、施锦纶、贾青天、黄天霸,都是非常精彩的人物,虽然与演员本身的出色诠释分不开,但若没有契合人物个性的对白,就如同五官模糊的面孔一般没有吸引力。此外,台湾武侠剧的对白写得非常讲究,除了要做到千人千面之外,文笔也非常有品,无论是听还是看都非常之赏心悦目,如《七侠五义》《施公奇案》《小李飞刀》的对白都非常帅。尤其是《施公奇案之烧饼皇帝芝麻官》的台词,怎一个赞字了得!说香港是文化沙漠虽然有点太过,不过单就武侠剧台词看的话,沙化还是蛮严重的。8 t* u4 Y2 W( I
6 Y, r6 J; r% N/ r8 m 其次是念白和配音,这个只要用耳朵听听就能分出高下。先说念白,港台两地演员的念白风格非常不同:港剧节奏相对紧凑,对白句式也很简短,说话像打仗,噼里啪啦,语速很快,这在时装剧中还比较适合,但放在武侠剧里就不太对味儿了。而台湾演员的念白就明显好很多,抑扬顿挫,与角色相当契合,很有感觉(再次膜拜《施公奇案》里的诸位老戏骨!)。由于港剧在后期制作时多采用国语配音,台湾后来也有给一些剧集进行后期配音,所以在这里不能不提配音。这方面香港声优的质素远远不及台湾的同行,尤其是TVB的那几个声优,不论是给谁配音都是一个腔调,没什么变化,要命的是古装剧和现代剧的语调差不多。台湾的声优则会根据角色的不同在声调、语气甚至在声线上都会做出很大的调整,大家熟悉的比如吕佩玉的美伢、小兰、林诗音,冯友薇的小新、小丸子、柯南。难怪星爷钦点台湾的石班瑜做他的御用配音(抱歉,扯到电影界了)。想当初何家劲从香港过来台湾拍《包青天》的时候,展昭的配音既深沉又有魅力;焦恩俊去亚视《新包青天》演白玉堂的时候,那个又烂又雷的配音可把我伤得猝不及防,从此我再也不看亚视的任何武侠东东。这里特别说一下给李寻欢配音的官志宏,当年我对这个配音花痴到不行,后来才知道他是帅哥配音专业户,什么流川枫啊、服部平次啊、工藤新一啊都是这位爷配的,不过尤其让我不可思议的是,那个傻乎乎的脑子里只有鳗鱼饭的元太以及怂到让人无语的毛利小五郎居然也是他配音!爷您简直就是我的神啊,您就说说什么人您不能配吧(除了女的)?另外,寡人觉得台湾武侠剧里的配乐也比较有特色,动用很多民乐,我第一次听到《七侠五义》里那个紧张急促的鼓点的时候居然想到了《卧虎藏龙》。; k8 t2 ~, N8 H6 ` c! |, F! U
" a( e; R+ T4 g% W# H w 再次,人物造型、服装、布景、道具(说实在的,寡人对这三项了解不多,此节全靠感性分析,惭愧)。人物造型和服装设计方面,香港武侠剧做的还算不错,不过,貌似十几年以来没有什么进步的样子,以致于我在看到TVB新版《倚天屠龙记》和《雪山飞狐》的时候误以为是N久以前拍的。我大概回忆了一下从小到大看过的港产武侠剧(多半是TVB的金庸剧),怎么就觉得这些东东是同一班人马在同一时期拍出来的,风格非常之雷同,如果不是剧情和演员有差异的话……呵呵。以至于寡人一次偶然地看到冯宝宝版的《武则天》(亚视出品)时居然狠狠地惊艳了一把——这是香港拍的?!台湾武侠剧的服装风格明显多变一些,随便拿几部经典出来,如《雪山飞狐》《七侠五义》《香帅传奇》《小李飞刀》都风格迥异。无论是展昭的混搭官服,李寻欢的泡面头、大披风、非常显身材的白色长衫、还是林诗音的扇子头饰(当年为它流了不少口水)都要比港剧赏心悦目许多。不过寡人最欣赏的还是《雪山飞狐》的服装和人物造型,那叫一个精良啊!赞一个!至于布景和道具,是人眼都看得出来,香港虽然不如台湾那般风光秀美、地域广大,也不要动不动就堆几块石头就叫华山、挂一个幌子就叫武林大会吧,忽悠谁呢? y Q/ E; S% V8 H$ H) G9 c
* R X. g1 m# P2 F1 J1 m6 {
最后,武打。武打的方面自然是港剧占先,有程小东、袁八爷这一帮精英在效力,想不火都不行;不过台湾的也不错。虽然很大程度上,台湾拍武侠是迫于香港武侠剧的长驱直入所向披靡,才奋起反击的,不过这个反击战打得还算漂亮。其中非常令寡人欣慰的一点就是武打动作,虽然镜头常常搞得比较花,但是能看清楚的就非常漂亮了(而且不在少数),虽然不能说压倒港剧,也差不多能打个平手。而且,私心以为,台剧的武打比港剧的更有美感,更具观赏性。估计有人要说,台湾武侠剧总是请香港的武指来压阵,君不见《小李飞刀》的武指可是袁八爷率领的袁家班啊!不过,这个也得分地方,想当初炒到翻天的央视版《笑傲江湖》请的还是香港的资深武指元彬呢,那个能看吗?
# }4 B# _* k+ n, m+ H% f$ `3 Q) A, T) Y0 s- `
不管怎么说,港台武侠剧的辉煌时代是过去了,就连盛名不坠的新武侠电影也难逃劫数,只要看看我狂热膜拜的徐克徐大侠最近拍了点什么就知道了。大陆武侠剧的辉煌时代呢?好像还没来。呵呵,可能永远都不来了。7 E/ K# l" x0 r. e8 w) F1 N
' H3 M" V. W! a, U" j/ t8 U: r
r+ L B! }/ L2 {- ^! _7 t
& S1 c' ?% D8 N( n; n( p; v' R" B[ 本帖最后由 多雨木木 于 2010-2-9 15:27 编辑 ] |
|